Search

022/365

💡繼續「下雪了。中」的課程

在「下雪了。...

  • Share this:

022/365

💡繼續「下雪了。中」的課程

在「下雪了。上」裡
孩子對雪有基本認識後
就可以進一步延伸三個部分:

1️⃣水的三態
2️⃣水的循環
3️⃣閃電與打雷

📖參考書目📖

1️⃣第一次大發現《水》
2️⃣自然繪本《下雨了》
3️⃣自然繪本《閃電、打雷、轟隆轟
隆》

📖第一次大發現《水》📖

這本書主要是談水的三態與循環

📌水的三態:
1️⃣液態:水
2️⃣氣態:水蒸氣
3️⃣固態:冰

📌水的循環:
海水(液態)因太陽照射而蒸發成水蒸氣(氣態),在高空凝結成水滴、冰晶(固態)形成雲

📌下雨和下雪的關鍵:氣溫
從雲落下的水滴,
環境氣溫高為雨,環境氣溫低為雪

📖自然繪本《下雨了》📖

📌這本書詳盡介紹「下面」的過程
也更精細闡述「水的循環」:

「水蒸氣-小水滴-雲-雨-水蒸氣」

1️⃣水蒸氣:水蒸發後的產物
無色無味無形
將水從液態轉化氣態存在

2️⃣小水滴:水蒸氣遇寒凝結成小水滴
將氣態的水蒸氣轉化成固
態存在

3️⃣雲:由無數的小水滴組成
根據小水滴多寡可分為:
黑雲(烏雲)-灰雲、白雲

4️⃣下雨:雲裡的水滴太重掉落地面的
過程

📌雨量區分

1️⃣毛毛雨:小雨滴緩緩飄落

2️⃣傾盆大雨:數不盡的大雨滴從天急
速落下

📌特殊天氣現象:冰雹

「冰雹」是從天上落下的冰粒
由一層層堅硬的冰所構成
因為冰粒太重
空氣無法帶著上升
於是冰粒開始落下
就是所謂「冰雹」

📌何處能蒸發?

有「水」之處都能蒸發:

湖泊、河流、海水、葉子、地面、動物身上、人類等

🎯這本書巧妙的利用冬日呵氣時水氣凝結成白色霧狀來描述雲的形成
可以利用這幾天和孩子玩玩看☁️

📖自然繪本《閃電、打雷、轟隆轟
隆》📖

談到下雨
不順便談談「閃電、打雷」就太可惜了😜
一樣是水循環的概念
再加上「電」的概念
「閃電」和「打雷」的概念就完成了

另外我覺得自然繪本最棒的地方就是
讓孩子了解大自然
並提供許多「趨吉避凶」的方法
讓小孩知道如何保護自己👍👍👍

📌閃電

雲裡的水滴、冰晶都帶有電
當大量的水滴、冰晶聚集時(烏雲)
電荷數量非常大時
電就會從雲的上端跳躍到最下端
產生巨大火花
就是「閃電」

📌打雷

因閃電產生高溫
熱空氣急速澎脹
在閃電經過處產生聲波
就是「打雷」

📌先「閃電」後「打雷」

光速(閃電)大於音速(雷聲)的概念

📌「閃電」殺傷力較「雷聲」大

📌「閃電」帶來的災害

📍火災:建築物或森林大火
📍電擊:任何生物

📌如何預防電擊

📍閃電時立即離開水面、進入屋內
📍遠離電器、金屬、水管所至之處
📍在空曠處勿躲在樹下
應蹲下讓膝蓋觸地,頭往前趴
📍盡速躲進車內

🎯小結

我真的很喜歡《閃電、打雷、轟隆轟隆》這本書
除了讓孩子了解閃電打雷的成因與差別外
還提供方法讓孩子懂得保護自己
最重要的是
它在文末提到
「以前的人認為,閃電是神生氣時伸出了燃燒的手指。他們認為,打雷是神生氣時大聲責罵的聲響。他們敬畏大雷雨,就像敬畏神一樣。」

「但是,現在我們不必害怕大雷雨。我們已經知道打雷和閃電是怎麼來的,而且也懂得保護自己的安全。」

這兩段話想傳達什麼訊息給孩子呢?
就是「知識的可貴」👍👍👍
在民智未開之際
人類只能揣測天意
對未知的事物產生恐懼
知識的可貴不在於炫才
而在於了解事物的本質
不再人云亦云、牽強附會
我想陪伴孩子讀書
就是希望他們能了解這兩點:
「知識的可貴」與「保護自己」❤️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